“焦虑”这个词儿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成为了一种必须品。要是谁哪天不焦虑个七八十来次,应该是过不去这一天的。而且,这焦虑出现的频率之高、次数之多、范围之广、影响之大,简直让人防不胜防、避之唯恐不及。
不信?来看看下面的焦虑你有木有——
早上起床就是一场战争:要做早餐、叫孩子起床、督促孩子穿衣服洗刷,这就已经够乱了吧?卧室里还有个呼呼大睡的男人叫不动,不肯帮一点忙。孩子也不是每次都那么听话,一会儿这样一会儿又那样,弄得你的心里像火上房。于是,轻言细语逐渐升级成为高声大气,再不小心过渡到狂风暴雨,最后的结局是一家人吵得不可开交,在最后一分钟冲出家门各自忙碌去。
路上就轻闲了吗?NO!无论是坐公交车还是坐地铁都挤得不行,能挤得上去还算有本事的,挤不上去只能看着一个月的全勤奖泡汤了;挤上去了也没座位,只能在挤得东倒西歪的车厢里暗自生气。
开车的就舒服了吗?怎么可能!这上班高峰期,开车不如走路快,平时十分钟的路,这会儿得磨叽大半个小时,就算你把车喇叭按得震天响,也不见快一点点儿。
好容易到了单位,能不能好一点了?想得美!一上班就有一堆的工作等着你,无论你是当领导的还是当下属的,都推不开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单位效益差的,整天愁着怎么把效益搞上去;单位效益好的,整天愁着怎么继续保持甚至提升业绩。每天一睁眼就有数不清的地方要花钱,这经济支柱怎么也不能让它不景气。
忙碌一整天,累得像条狗。好容易下班回家了,能不能休息休息?别做梦了!家里等着你的是更大的考验!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都不是事儿,那都是毛毛雨。最让人头痛的是陪娃写作业,还有家长群里那一看到就冒火的信息。陪娃写作业这事儿已经成为家长的噩梦,一天积累的焦虑必须要一压再压,才能耐住性子不发脾气,像复读机一样不断提醒身边的娃。语气也随着次数的增多而持续升级:你快点写好不好?你能不能快点?你到底在磨叽什么?你到底想磨叽到什么时候!
陪娃写完作业之后,你通常已经是身心俱疲,失去了一切战斗力。想到明天还要继续这样的一天,你就陷入到深深的恐惧里,以至于躺在床上也无法好好休息。但是,你更害怕夜里休息不好,明天更没办法应对这一切,于是,焦虑再次出现,一直追你到梦里……
这只是现代人共有的部分焦虑。除了这些基本每天都会出现的焦虑,每个人还会有其他各类繁多的其他焦虑。虽然每个人都有抗压能力,而压力有时候还能转化为动力,但是,终究还是会有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让你从伪装的平静在一瞬间变成歇斯底里。
如果你在公开场合看到一个成年人因为一句看起来很平常的话甚至一个不经意的表情忽然间崩溃,请不要见怪,因为他一定是压抑到了极限而绷断了心弦。
所以,每个人都有一棵“焦虑树”,树上结了无数的果子,但是,这棵树的根却只有一条——你处理问题的能力。
作为桥恩心理的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帮助来访者解除各种焦虑。而且,无论是什么样的焦虑,归根结底都只有一个原因——你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无法做到游刃有余。在来访者表达自己的焦虑后,我会用一个简单的互动让他感受焦虑。
我说:“请把手伸出来,手心朝上。”
他不解的照做后,我把手机放在他手心里,问他:“你感到焦虑了吗?”
……
在这样的互动之后,接下来的咨询通常会顺利很多。而在咨询的最后,来访者就会懂得:所有的焦虑不过是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无法达到自己内心的期待而已。同时,我也会提醒他:适当的焦虑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能力,程度相当于我们踮起脚尖或跳一跳就能够到的东西;过度的焦虑却能够成为心理负担,让我们丧失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因此,在这个充满焦虑的社会中,在你充满焦虑的生活里,你要牢记一个公式:焦虑=能力/期待。你有两个选择——或者提升你处理事情的能力,或者降低你对事情的期待,再或者在降低期待的同时提升能力。
如果你记住了这个公式,并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去执行,你会发现——你的“焦虑树”慢慢枯萎,变成你成长道路上的华丽转身的标志